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
三尺讲台传道解惑,走出校门座谈调研,线上探讨建言献策……这些履职方式虽然各式各样,但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关注和实践的焦点始终如一:让基础研究更好地促进人类知识增长。
过去一年,他走访了省内很多村落,参加了多场实地调研,还加了不少“群”,线上参加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等主题讨论。
“在关注基础研究对促进经济和国力增长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大力提倡用基础研究服务人类共同福祉的远大目标。”邓文基今年准备提交关于倡导基础研究促进人类知识增长、服务人类共同福祉的提案,希望通过树立崇高目标,激励广大青少年投身基础研究,勇攀科学高峰。
人才引进工作应更加精准
邓文基长期在高校教育一线耕耘,对青年人才培养有很深的体会。
“高校是集中培养人才的地方,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邓文基认为,一方面从实际作用看,基础研究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克服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基础研究是增强人类共同福祉的重要途径。
作为华工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对科学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历史如数家珍。他认为,对人类共同福祉和利益的贡献是决定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树立创新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的崇高目标,才能真正激励广大青少年勇攀科学高峰,也有利于消除部分领域存在学术不端等问题”。
人才培养需要目标,人才发挥才干则需要平台。近年来,广东的变化让邓文基感到振奋。
“过去很多人认为高水平研究平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广东需要从这些地方引进人才。”邓文基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在广东落地,多个批次的省实验室建设也如火如荼,具备创新环境和产业基础的广州南沙等地更是成为了创新人才聚集的新热土。
“广东希望南沙建成国际化人才特区,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邓文基建议,不论南沙还是其它地方,今后都要更加注重根据创新目标精准引才,“过去我们整体创新底子比较薄,人才只要符合硬性条件就可以引进,今后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引进人才。”
线下深调研 线上云研讨
除了创新环境,生态环境也是邓文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1月18日,全国政协移动履职平台开通“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网络议政新主题,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3月下旬承办全国政协第十一次远程协商会做准备。“许多政协委员,特别是农林界的专家积极发言,我们通过跟踪学习,结合自己的走访调研,加深了认识和了解。”邓文基认为,多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巨大成效,接下来应该为广大群众参加植树造林创造更好的条件。
过去一年,邓文基走访了不少广东的旅游模范村,发现广东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邓文基建议,制定更加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和乡村全面振兴要求的植树计划和指标,更加关注城市和乡镇人口集聚区的树木种植,以建设万里碧道的气魄和规模推动城乡植树绿化。
由于疫情防控,在2020年的履职中,邓文基参加线下调研的次数相对少了,但参加线上研讨的频率直线上升。“比如全国政协组织的读书活动,特别活跃,讨论的问题都很广泛。”邓文基说。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实习生 张颖
<script>=1;文章来源:《光学与光电技术》 网址: http://www.gxygdjs.cn/zonghexinwen/2021/0301/411.html